近期,一家知名投资银行发布的报告揭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:中国宠物数量在今年首次超越了4岁以下儿童的数量,并预测到2030年,宠物的数量或将达到儿童数量的两倍。宠物在现代家庭中已逐渐超越了单纯的陪伴角色,成为了重要的家庭成员。随着宠物“家人化”趋势的显著增强,一系列与宠物相关的消费服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包括宠物社交、宠物聚会等商业场景,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关注。
近日,记者深入探访了我市多家宠物店、宠物生活馆及宠物公园,发现养宠人群已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,包括新晋宠物主人、宠物体验爱好者以及科学养宠倡导者等。为宠物拍摄写真、举办生日派对、进行美容护理等已成为许多宠物爱好者的日常活动。宠物经济已串联起美容、寄养、食品、医疗等多个行业,并催生出更多新兴领域。以张店区为例,通过地图搜索可以发现,该地区拥有50余家宠物医院、30余家宠物美容店以及十数家宠物寄养服务。
对于许多人而言,养宠物已不再仅仅是提供基本的生活需求,而是将其视为家人和朋友。宠物主人愿意投入更多的金钱和精力来满足宠物的各种需求。
根据《2023—2024年中国宠物营养品消费报告》显示,宠物主人在为宠物购买营养品时倾向于多元化和功能化。其中,肠胃调理和强化免疫类营养品的偏好度相近,占比均超过40%;补钙壮骨和护肤美毛类营养品的偏好度也相近,占比均在37%以上。此外,宠物主人对宠物的口腔健康也给予了较高的关注,购买口腔护理营养品的占比达到30.7%。这一趋势促使各宠物食品企业加大功能性营养品的研发力度。
张店区联通路上一家宠物生活馆的负责人罗海峰表示,随着科学养宠理念的普及,宠物主人的消费观念已经发生转变,从过去的“吃饱”到现在的“吃好”。他提到,宠物主人在主粮、零食上的花费约占总消费的40%,宠物美容占30%,宠物医疗占20%,训宠学校和宠物乐园等延伸行业占10%。此外,他还指出,宠物美容和宠物乐园等行业的年增长率正在逐年上升。
以“00后”小徐为例,她大学毕业后领养了一只暹罗猫。她平时会给猫喂食各种营养品,包括美毛、调理泪痕、调理肠胃以及保护关节等。在今年的“双十一”购物节期间,她购买了大量的猫粮、猫砂等宠物食品和玩具。她告诉记者,每年仅猫粮的花费就近2000元,加上疫苗接种、猫砂、猫玩具等费用,一年总花费近6000元。如果猫咪生病,花费还会更多。
近年来,随着宠物经济的蓬勃发展,围绕宠物衣食住行的各类产业正呈现出多元化、精细化的趋势。在张店区共青团路上的一家宠物美容店内,记者看到店内挂满了宠物服装和各类证书、奖牌。尽管外面下着雨,但店内却温暖明亮,宠物们躺在各式各样的宠物房内享受着专业的美容服务。